2016年11月25日 星期五

【雪峰祭2016秋】新潟總部見習,以及關於焚火台的故事


snow peak公司已兩年半,因為出差的關係,到過九州的奧日田、大阪箕面、廣島大鬼谷等露營地,但卻一直未曾到過日本新潟HQ總部。如果說這份工作有什麼小小的心願,應該就是希望有朝一日能踏上總部,感受一切的起源。

這樣一個高質量、媲美工藝品的器具究竟是在什麼環境下被構思出來呢?發想的人是誰?是一個人、還是一群人?當他們遇到瓶頸時,抬頭望向窗外,又是什麼樣的風景?夏天時,辦公室外是鮮草芬芳嗎?冬天時,遠山會有皚皚的白雪嗎?會如川端康成的名作《雪國》一般,被滿滿的積雪覆蓋著,冷冽刺骨嗎?

今年雪峰祭有幸出差到總部見習,終嘗夙願。內心十分感謝主管的提攜,於是將此行所感紀錄於此。


飛東京跟主管會合後,搭新幹線到燕三条站,約兩個小時整。 

一出車站後,就可以看到租車公司 

我們租車開到總部,慢慢開大約40分鐘 

「燕三条」是燕市、三条市的合併講法,統稱燕三条地區。這裡算是鄉下地方,路幅不大


每個叉路都有明確的標誌




穿過這片田野後,總部就在對面的山丘之上

爬坡上來就看到巨大的snow peak 標誌


跟隨著前輩首次進入總部辦公室內部


映入眼簾的是辦公區,沒有固定的位置,看當天心情想坐哪就做哪

室外就是廣大的草皮,當然也就是露營地

今天的工作是為雪峰祭進行前置作業,我負責的工作是到外圍的草皮搭設天幕

總共要搭三排,七連帳

雪峰人的精神就是每一個細節都不放過,每一條營繩的距離都力求一致(用一段營柱做基準,原先打好的營繩要再重新調整)
也許客人們不會注意到這些細節,但我們也要做到最好

接著要置入這些導演椅

大約有100

固定的間距、配置。只為了讓參與雪峰祭的人們有個舒適的休息空間

就連多出來的椅子也不馬虎

為了隔天搶到好位子,已經有許多露友們提前進場露營了

總部外的大型旗幟也已經搭設完畢


不知不覺天色已暗


接下來協助室內一些特賣商品的佈置

這套放在會場中央的帳篷、沙發及竹桌套裝組,明天應該會瞬間秒殺吧

這天忙到晚上快十點半才下到山吃晚餐。此時只剩24小時營業的「すき屋」可吃

其實就是因為總部離市區比較遠,所以從今年開始HQ的雪峰祭現場有拉麵攤、烤肉、鯛車燒、咖哩飯(當然這些都要付一點錢)

新潟拉麵跟博多拉麵相當不同,麵條較硬且有嚼勁,湯頭非常濃郁。咀嚼麵條時,洋蔥在口中爽脆的感覺,緩解了湯頭的厚重感,相當契合。


鯛車燒有兩種口味,紅豆及北海道奶油,兩種都非常好吃


這是Glamping攤的烤肉、窯烤pizza





抽空去看了明年的新品:「Mobile House


今天的午餐是「Snow Peak Eat」的咖哩飯,以及鮭魚三角飯糰

下午參觀了焚火台的工廠見學導覽。焚火台一直以來就是snow peak的代表性產品之一,導覽行程也讓我們更了解焚火台的背後故事:

約莫25年前,那時在野外生火時,一般都是在某處堆起石頭,將烤肉架或鐵板架在石頭上炊事。然而,生過火的草地不只很難再長出草來,對於之後再來的人來說,也會有一種:「這裡可以生火烤肉耶!」的聯想。在那個環保風氣還不是那麼風行的年代,凡是有焦炭的地方,四周總是容易有烤肉所留下的垃圾,這些都是一次又一次的人們烤肉後所留下,對環境產生相當大的破壞。於是snow peak決定設計一款容易攜帶的焚火器具,希望從此不再對地面造成破壞。

然而焚火台必須經受一次又一次的燃燒,焚火溫度幾乎可達800度,因此得選用相當耐熱且厚重的鋼材,才能承受經年累月的考驗。

已切割成菱形的鋼材會經過兩道手續的壓切

第一道是150噸的重力押出snow peak 的logo,負責解說的工作人員要我們摀起耳朵(龐大的重力落下,所產生的悶響想必會突然嚇到大家)。


第二道是約200頓的重力,將這片菱形鋼材壓成兩片三角形,接著輕輕一甩取出,焚火台的三角原型就產生了。

第三道製程是「MAG熔接」,透過機器將三角的鋼片跟腳架焊接在一塊


第四道製程就是將這四片三角型的鋼片全部焊在一起

焊接所產生的光相當刺眼,作業時一定要帶護目鏡。工作人員向我們展示這件穿了約數個月的衣服,竟也被「燒傷」,產生深淺不一的顏色。他還開玩笑說,在工廠工作其實沒曬太陽,但皮膚卻像在戶外工作一樣黝黑,全都是焊接所致。



仰望工廠上方的玻璃窗,一般來說都只能從上方俯瞰這裡的作業情形,難得雪峰祭才會開放工廠,讓一般人進到內部參觀導覽。




話說回來,在這年代,許多工廠普遍都外移到中國,甚至其他工資較低廉的國家。為何焚火台還留在總部內生產呢?已在snow peak任職22年的上原先生說:「在snow peak way時,焚火台交流一直都是所有活動中最重要的一環。所有人圍著火,也許談天論地,也許靜默不語,但每個人都知道,此時此刻,所有人的心,都透過焚火凝聚在一起。所以焚火台工廠也像是snow peak的核心一般,在新潟總部的建築物中心,日復一日的生產著,一片又一片,載托著所有使用者的期待,絲毫不敢懈怠。」

接著上原先生補充說,熔接時機器有時難免有失精準,此時就需要靠人力補強,以他的經驗,熔接的師傅要累積約6年的熟練度,才能做出0.1釐米的精準度。因此透過人力左右來回焊接補強,相當於一天走了一萬步的距離,體力及精神耗費極高。即便如此熟練與高精密之下,一天也只能生產約400片的焚火台。

對於這個過度速食化的年代,我在這裡看到了精準與效率兩者間的平衡,以及極致要求。為了達成卓越,甚至於苛刻自己的地步。這一切的理由無他,只為了:「使用者」。「因為這座焚火台賣出去之後,客人只會日復一日的將材往裡頭燒,我們不會知道客人們拿來燒幾次?因此只能以最高標來要求自己」上原先生如是說。

踏出工廠前,我鞠躬向生產部的同事致謝,一場簡單的見習,卻是收穫豐富。

下午進行「福まき」活動,是將福氣分享給其他人的意思。福氣以餅乾糖果作為隱喻,由工作人員撒給所有人。

秋意已濃,露營地一旁芒花早已盛開

夜色降臨,今晚的營地相當熱鬧,許多人為了參加雪峰祭,特地前來露營


晚上的重頭戲是「雪峰燈」,沒有聲音,只有光影,是一場相當貼近心靈,能和自己對話的演出(很像在參觀美術館)

掛在空中的就是燈籠花果

半戶外的空間被佈置成立體的光點,彷若置身在宇宙般


焚火台工廠佈置了鯛車燈


走出陽台,也點滿了燭燈

迴轉的門廊也有驚喜

右側的樹上吊滿了燈籠花果。我幾乎不敢相信我的眼睛,如何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將大量的燈籠花果掛上去!

走廊間亦是

休息區打烊了,但桌椅絕對不是凌亂與杯盤狼藉。客人離去,並不意味著「東西明天再來收就好」,身為雪峰人,今日事今日畢

所有燈都要在短時間內收掉






更幸運的是,能到Living shell五連帳內,與日本客人一同聊天,交流台灣跟日本間的露營差異之處


踏出總部大門時,夜已深。抬頭只見snow peak的巨型標誌在黑夜中兀立著。

此時儘管身體有些疲倦,但精神上卻是相當亢奮。這次的見習給我很大的感動,真心覺得,能身為snow peak的一份子感到驕傲。不管怎樣,我想我會繼續努力下去的。

想看更多關於焚火台的介紹,可以點選以下影片: